全家人一團和氣、不分你我,不好嗎?家人之間講界限,便是讓感情生分了嗎?
中國的家庭文化里,向來講究“和”。家和萬事興,全家人一團和氣,和和美美,是社會上家庭狀態(tài)。但很多時候,過于追求“和”,會忘了“分”,家庭成員之間過于融合,沒有了界限,或是成員之間的界限特別模糊,分不清該是誰的事情,誰的課題。
而家庭里的界限,是一個家庭系統(tǒng)功能如何運行的決定性因素。
心理學者Minuchin在建立結構家庭治療理論時提出,界限是家庭系統(tǒng)中及其重要的部分。依據他的理論,界限是管理家庭成員物理和心理距離的規(guī)則。這種規(guī)則定義了親密,距離,等級和家庭角色的管理。
在互動中形成的家庭界限,分為清晰界限、僵化界限和糾纏界限。
在界限清晰的家庭中,家庭成員彼此之間在相互依存的同時,每個人也有各自的獨立空間,發(fā)展出很好的自主性。僵化的界限具有限制性,成員之間的互動是處于僵硬的狀態(tài),彼此之間缺少了感情互動跟支持。相反,糾纏的界限則是成員之間彼此過于親密,成員需要讓渡出自己的部分獨立空間,損失了彼此的獨立性,同時也削弱成員成長的主動性。
界限看不到但調控著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決定了家庭的結構。不同類型的界限會形成不同結構類型的家庭。
疏離型家庭
界限是僵化的,家庭成員之間是疏離的。
在這樣的家庭中,成員之間很少有情感交流,彼此疏離,各自獨立活動。家庭里缺乏溫情,無法起到正常家庭的功能。
形成這樣的家庭,有的是因為成員間缺乏必要的相處時間,彼此之間很少有加深感情的機會;而有的也許是從上一代家庭帶到新的家庭中去。
網友:原生家庭沒有嚴重傷害過我,只是小時候家里比較窮以及有過幾年留守經歷?,F在與父母的關系談不上很好,基本不會跟父母爭吵,溝通交流都是就事論事。但感覺我們之間很冷漠,我在外工作大半年才回一次家,可我不怎么想念家人,在家呆了幾天又要回工作城市時也不會很舍不得他們。我的父母工作很辛苦,我卻很少心疼,也不太愿意去幫他們的忙。我覺得我現在的心態(tài)很不好,但是我也調整不來。
也有一些父母,與其說他們是不愿投入情感,相反,他們是不敢。家庭里是一個少講理、多用情的地方,是一個很容易接近真實自我的地方。如果家長有很多時間在家,他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會在家庭情感里卷出自己的脆弱。父母是匱乏的、虛弱的,無法給予孩子力量,而孩子,也無法從家庭中獲得關愛、安全感和情感支持,在成長過程中常常感到孤獨,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
糾纏型家庭
界限是混亂模糊的,家庭成員相互依賴(或是控制)。家庭成員間過度緊密的關系,束縛了成員與外界社會過多的接觸,也未能提供一個適宜和真誠的情感溝通。同時,成員之間也存在著過多的干涉,家庭內部之間常常是混亂的。
蕞常見到的,是夫妻間出了問題,難以有效解決后,常常把孩子拉入其中,破壞夫妻關系的界限。
例如:妻子懷疑老公出軌,但丈夫拒不承認。同時,丈夫卻做出許多顯示他已變心的行為,比如,常常無理由晚歸,對妻子的詢問含糊其辭。言語和行為之間的矛盾讓這位妻子倍感焦慮,心里對丈夫出軌的事情抱有疑問,但又不知如何與先生有效溝通,一時間非常痛苦。心中的痛苦難以排解,于是她可能會去問自己的孩子:“如果爸爸不要我們了,你跟媽媽過好嗎?”。如果是女兒的話,還可能繼續(xù)說“你記著,男人不可靠!你以后千萬不要相信任何男人!”;如果是兒子的話,也有可能會說:“你以后千萬不可以跟你爸爸一樣,當一個負心漢!”
在這里,媽媽并不是想去傷害孩子,甚至是想保護孩子將來不會經歷與自己一樣的痛苦,或是傷害去別人。但是,她沒能守住家庭的界限,讓孩子過度卷入了父母之間的事情,既讓夫妻雙方難以有效處理夫妻內部的事務,也使得孩子被迫地承擔起不屬于ta的重壓。
此外,沒有分化好的父母,對于夫妻關系的界限不清晰,使整個家庭內部之間與外界都是一種很黏糊的關系。這樣黏糊的關系會帶來很多錯亂,所以他們會有意無意地邀請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來進入家庭。例如,媽寶男的妻子可能會面臨婆婆對于新家庭的過多干涉,在養(yǎng)育孩子方面產生爭執(zhí);而從小被父母捧著長大的女孩,她的伴侶可能常常感到自己在關系中會感到自己沒有隱私,女孩的父母對于兩人的事情了如指掌。
夫妻關系與外界的關系界限模糊,若有一方單向地打破了“家庭界限”,導致了原生家庭過分介入新的核心家庭,兩個家庭混雜在一起,只會帶來更多的沖突、更多的傷害。
侵入型家庭
這種類型常常是表現出糾纏的媽媽和疏離的爸爸。家庭中有一方強勢地侵入了較弱勢一方的生活,一般會是孩子,將屬于另一段關系的問題放到這段關系中來解決。
電視劇《少年派》中的錢三一生活在一個這樣的家庭中。
錢三一的原生家庭雖然是優(yōu)越的,但更是不幸的。他的父母三觀不同,也沒有共同語言,根本過不到一塊,他的母親15年來過著無性無愛的日子,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他身上,他吃什么,做什么,跟什么人交朋友,都要管。他跟媽媽相處時的氛圍,作為觀眾也能感受到那種窒息感,甚至在一次跟媽媽爭吵時說:“為什么要把我生下來?”。而他的爸爸雖然說愛他,但在外面有了新的家庭。
他的成長路上要一邊承受著父愛的缺失,一邊忍受著母愛的壓抑,生長在這樣的家庭,讓錢三一形成了冷漠、寡言少語的性格。
在這樣的家庭中,夫妻的問題沒能在夫妻中得到解決,于是夫妻間的問題便侵入了母子關系中。而孩子的自我空間被媽媽過多侵入、干涉,失去了自體感,人生交由母親掌控。
同樣在現實中,父母過多地干涉孩子人生的家庭的現象也不少。在孩子尚未長大成年時,父母幫孩子規(guī)劃人生,確實能讓孩子少走一些彎路,減少了孩子碰壁的風險;但是,也限制了孩子去試錯、去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的機會,在進入社會后,也難以獨立面對社會,處理人生大事。家長過多干涉孩子的課題,看起來是在幫忙,實則在給孩子的成長制造阻力。
近年來,從父母代替孩子相親成為中國各大公園的一道風景線后,父母陪著孩子面試找工作也在成為初入職場人群身上一道獨特的風景。有的人站在父母的角度,說父母陪著面試,就算幫不到什么,也可以用滿滿的愛意支持孩子,讓孩子知道無論如何父母都在身后;也有家長認為自己這樣做是擔心孩子上當或決策失誤,幫孩子把把關。
但其實,面試求職找工作,都是屬于孩子自己的人生課題,這是每個成年人要獨立面對的一課。而且在面試官看來,應聘者需要父母陪同面試,可能意味著應聘者獨立承擔工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欠缺,影響錄取結果。
模糊的家庭界限,注定會讓每個家庭成員都很辛苦、痛苦。家庭成員彼此之間過度的親密或疏離,都會讓家庭進入失功能的狀態(tài)。
相反,合理界限才是家庭成員能有良好互動模式的基本保證。當然,合理清晰的家庭界限并不意味著對家人的背叛和傷害,而是家庭成員中彼此有著各自的獨立空間,不過多干涉,但彼此之間也保持著親密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分得清”的家庭才能發(fā)揮出它真正的功能。
家人之間維護合理的家庭界限,不是與原生家庭分道揚鑣,而是讓親密關系能有序允許和空間發(fā)展,用成熟的方式來看待自己的親情。家人之間的“分寸感”,并不會讓感情變淡,而是彼此都清楚,我們可以依靠,但不會依賴;我愛你,但你是自由的,我也應該尊重你的選擇,而不是用“愛”的名義去干涉你的選擇。
▎本文為中心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時請標明出處,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
相關閱讀:
為什么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后心理問題越多?
溫馨提醒
當您或孩子出現情緒、學習、行為、人際等心理問題,或你們的親子關系出現問題時,請及時與我們聯系wap.020xlx.com,切勿延誤而失去了治療時機! 如您遇到婚姻感情等困境時,可以聯系m.020ljx.com,您的困擾有我們的專業(yè)幫助! ?心理咨詢預約熱線:020-34385911,34371477, 心理咨詢預約微信:13316087099,15815815407
廣州李建學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江南西總部:廣州海珠區(qū)寶業(yè)路46號江南花園D座1703室(廣百新一城樓上)
江南西分部: 廣州海珠區(qū)寶業(yè)路46號江南花園D座3006室(廣百新一城樓上)粵ICP備16042130號 技術支持:華創(chuàng)網絡